2014年婁底市政府工作報告(全文)_中國發展門戶網-國一包養網心得家發展門戶

作者:

分類:

requestId:68ab427332faa9.86331865.

二、2014年工作安排

2014年,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、全面深化改革的第包養網車馬費一年,也是實施“十二五”規劃和推進六個“四年行動計包養劃”的關鍵之年。國際國內形勢依然復雜嚴峻,世界經濟深度調整,國內經濟進入中速增長期,穩增長、調結構的壓力很大。但同時也應看到,我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,特別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總體部署,將進一步激發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。只要我們保持清醒頭腦,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,增強憂患意識,堅持底線思維,搶抓發展機遇,搞好統籌兼顧,就一定能夠贏得發展新優勢、開創發展新局面、實現發展新跨越。

2014年政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:堅持以鄧小平理論、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,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、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及中央、省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,繼續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,把改革創新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各個環節,堅定實施“科學發展,加速趕超”戰略,強力推進六個“四年行動計劃”,促進經濟社會協調、安全、高效、可持續發展,為加快建設幸福婁底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。

2014年的主要預期目標是: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.5%以上,其中第一、二、三產業分別增長2.5%、11%、13%以上;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%以上;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%以上;公共財政總收入、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均增長12.5%以上;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.5%以上;城鎮居民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1%、12%以上;人口自然增長率、城鎮登記失業率分別控制在8.8‰、4.3包養網%以內;節能減排完成省定目標。

圍繞目標要求,著力抓好五個方面工作。

(一)以改革創新為突破,增強發展動力

大力推進重點領域改革。不折不扣貫徹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包養網VIP署,確保各項改革舉措落到實處、取得實效。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,努力降低市場準入門檻,營造公平有序的政策環境、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。深化金融領域改革,加快推進企業產權多元化和資產證券化,充分利用好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和湖南股交所推出“培育板”的契機,支持企業上市融資,提高直接融資比重;加強融資平臺建設,逐步實行城投投建分離;加大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力度,進一步強化政銀企合作和融資擔保服務,推動多元化金融組織體系建設,引導更多資金投向實體經濟,為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。深入推進財稅體制改革,嚴格債務風險控制和稅收管理,整合專項資金,原則上不設立新的專項。鼓勵、支持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,扶持有一定規包養條件模的個體戶注冊為企業,幫助符合條件的私營企業轉型升級。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,探索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、租賃、入股,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、同權同價。積極推進農村綜合改革,深化農業經營體制、土地管理制度、農村金融、水利綜合等相關改革,破解制約現代農業發展的體制障礙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,落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,加快公立醫院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。深化機關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,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。

大力推進創新發展。依靠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激活內生動力,推動集約節約、轉型升級、科學發展。以產業政策為導向,加快組建“湖南省銻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”,提升漣鋼企業技術中心創新能力,建設雙峰農機機電技術服務平臺。以重點行業為突破,主攻新材料、機械制造、節能降包養耗等領域,攻克一批支撐優勢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,推動產業高端化。以項目培育為抓手,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度融合到具體產業、項目和產品上來,把先進科技、優秀人才匯聚到大項目、好項目上來。支持企業平臺建設、自主創新研發,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。

大力推進開放合作。強化招商引資規劃和管理,全面落實“婁商回婁”戰略,加強簽約項目的落地開工,加快婁商廣場建設,大力發展總部經濟。加強與佛山市的友好合作,抓實不銹鋼等產業的對接,提高招商引資實效。積極對接世界500強、央企、優質民營企業,加強市企合作,以資源引資金、以老廠引老板、以內商引外商,努力引進一批大企業、好項目和戰略投資者。辦好第九屆湖南西部農博會。確保全年內聯引資增長25%以上、實際到位外資增長15%以上。著力調優外貿結構,支持進出口企業做大做強,積極拓展對外經濟合作,鼓勵引導企業“走出去”,大力推進服務外包基地建設,發展服務外包產業,促進外派勞務輸出。確保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16億美元,增長10%以上。

(二)以全面小康為目標,切實改善民生

努力增加居民收入。堅持分類指導,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。充分利用好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政策,加大扶貧攻堅力度,大力實施精準扶貧,確保減少貧困人口17.8萬。把就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抓好省級創業型城市建設,重點扶持大學生、農民工等群體創業,加大對離包養網站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援助力度,完成農民素質教育和技能培訓20萬人次以上,新增城鎮就業3.4萬人以上,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萬人以上,增加農民創業和就業收入。扶持發展聯戶經營、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,擴大農民財產性和經營性收入。堅決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,讓每一位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,努力增加農民政策性收入。

協調發展社會事業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,加大教育投入。繼續推進化解大班額,確保全年新增1.68萬個學位。切實抓好校車安全工作,推進校安工程、平安校園建設。加強教師隊伍建設,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,努力讓每一個學生都享有公平受教育機會,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。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,完成文化中心主體工程,加快鄉鎮文化站、農家書屋、職工書屋、群眾文化活動示范點、廣播村村響、電視村村通建設,推進“三館一站”免費開放。加快重點醫療衛生項目和基層醫療衛生設施建設,著力提高醫療服務水平,逐步實現公共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。全力做好第十二屆省運會組織籌備工作,全面完善比賽場所和配套設施建設,確保圓滿成功。

著力完善社會保障。優化財政支出結構,集中財力保重點保民生,確保民生支出比重達到60%以上。建立資源共享的社會養老保險信息平臺,促進養老服務社會化,推動城鄉養老、失業、醫療、生育、工傷保險全覆蓋。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,切實提高大病保障水平。建成各類保障性住房3.19萬套,加快推進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,滿足群眾基本住房需求。完善防災減災救災、應急預案和救援體系,加強低收入、困難群體救助救濟,切實維護弱勢群體合法權益。加大移民后扶力度,扎實推進特困移民解困避險工程;抓好“兩項制度”有效銜接工作,幫扶貧困人口4.55萬。進一步加強“菜籃子”工程建包養網設,強化價格調控和產品質量監管長期包養,保持市場、物價穩定,保障群眾基本生活需要。

全面創新社會治理。抓實生產安全,落實“黨政同責、一崗甜心花園雙責、齊抓共管”要求,強化企業主體責任,有效遏制各類安全事故發生。強化質量監督和工商管理,加強衛生監督和食品藥品監管,確保公共衛生和食品藥品安全。全力推進金融生態良好城市建設,嚴厲打擊非法集資包養app,有序規范民間融資,切實防控和規避金融風險。抓好人口計生工作,切實提高人口素質,有序推進單獨二孩政策落實,穩定低生育水平。加快“天網工程”建設,加強社區建設管理,推進綜合執法,維護司包養網法公正,暢通信訪渠道,化解社會矛盾,著力打造平安婁底。

(三)以轉型發展為引領,推進產業升級

推進服務業現代化多元化。加快現代商貿物流發展,立足“一核二區四節點”整體布局,重點推進新合作湘中國包養價格際物流園、湖南誠通現代物流園等大型物流項目建設,著力完善城市商圈和便利店建設,繼續實施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建設工程。規范和整頓市場秩序,優化消費環境,激發消費活力。促進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,以“湖包養湘文化體驗區、梅山文化生態區、中心城市休閑區”為框架,以“一點一線”為重點,著力培育“鄉間侯府、梯田王國、山水圍城、世界銻都”等旅游品牌,加快打造“湘中明珠,快樂婁底”新興旅游目的地;啟動創建紫鵲界梯田和曾國藩故里5A級景區、大熊山4A級景區;大力發展農業休閑旅游,重點建設一批生態旅游休閑小鎮和歷史文化名鎮名村。確保全年旅游接待人次、旅游總收入均增長20%以上。提升現代金融業,大力引進和培育商業銀行、村鎮銀行、民資銀行,完成農信社改制組建,加快市金融產業園建設。規范和加強物業管理,推動房地產業健康有序發展。推進“數字婁底”建設,加快發展信息、咨詢、電子商務、健康養老、家政服務等新興業態。

推進工業新型化集群化。以轉型升級為目標,以“四轉三化”為路徑,強力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甜心花園合,促進工業轉型升級,提升企業競爭力。加快改造傳統產業,大力支持漣鋼、冷鋼、閃星銻業等骨干企業轉型發展、做大做強,引導鋼鐵、煤炭、有色等資源型產業向精深加工和鏈式循環發展;繼續整合煤炭資源,加快組建煤業集團步伐,大力發展煤化工產業,促進煤炭產業轉型升級。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,重點培育工程機械、汽車零部件等先進裝備制造和新能源、新材料、電子信息、醫藥食品、節能環保等產業,抓好汽車板、不銹鋼等重大項目建設,支持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做大做強。加快提升特色產業,加大農機、煤包養網比較機、電子陶瓷、高級硅磚等特色產業整合力度,組建大型企業集團,打造特色產業基地。全力推進以婁底經濟技術開發區為龍頭的各級各類園區建設,堅持工商并舉、產城一體,促進要素向園區集聚、產業向園區集中、土地在園區集約,把園區打造為產業轉型的主陣地。

推進農業產業化特色化。抓好新增糧食產能工程、80億糧油產業工程、婁邵盆地基本農田建設等項目,加強糧食生產,確保全年糧食播種面積400萬畝以上,糧食總產穩定在160萬噸左右。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產業化經營體系,推進農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轉,引導農民合作社、種養大戶、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整合發展,力爭新增億元農產品加工企業5家以上。強力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,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、有機農產品、綠色食品和地理標志產品。加快發展農業特色產業,大力支持“三黑一菌”特色品牌做大做強。提高農業耕種收機械化水平,實施水利建設“866”計劃,加快推進婁邵干旱走廊綜合治理,抓好耕地保護、防汛抗旱、動物防疫、森林防火等基礎工作,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與保障能力。包養網評價

(四)以融城戰略為總攬,統籌城鄉發展

加快推進融城步伐。切實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,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化宏觀布局。加快編制全市融城發展總體規劃,加強婁底大道沿線小城鎮的規劃建設,逐步建立市區一體、上下聯動、共建共享的融城推進機制。大力推動交通融城,加快滬昆客運專線、婁邵鐵路和新溆、安邵、長韶婁、益婁、婁衡等高速公路建設,努力爭取湄瑯高速年內開工,加快婁底大道、城市環線、高速連接線、站場設施等城鄉路網建設,進一步加大干線公路改造力度,加快縣(市、區)及重點鎮快速通道和重點景區旅游通道建設,拉近心理距離,構建交通融城骨架。大力推動產業融城,立足現有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,堅持錯位發展,優勢互補,加強產業協同,優化婁底大道沿線產業的規劃布局,夯實融城基礎,增強融城實力。加強主要干道兩廂和重點鄉鎮土地控制與開發,依法嚴厲打擊違法違規亂建搶建行為。大力推動文化融城,加強文明創建、公民道德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,進一步提升市民素質和文化軟實力、競爭力。強化“堅韌、勤奮、尚德、自強”的婁底精神,增強婁底意識,進一步提高全市人民作為婁底人的認同感、歸屬感、自豪感。

扎實推進兩型建設。積極爭取全市整體納入湘江流域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范圍,全面開包養一個月價錢展兩型示范創建活動,建設一批兩型特色明顯的示包養網單次范點和綜合示范區域。加快兩型示范帶動,按照打造包養網婁底城市新形象的標準,重點推進萬寶新區、東部新區兩型示范建設。加強資源節約利用包養網包養網單次實施十大重點節能工程,推行合同能源管理,抓好產業廢物綜合利用示范基地、再生資源產業園等項目,以循環經濟示范縣、示范園區和示范企業建設為重點,穩步推進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建設。加強生態文明建設,全面啟動水環境綜合治理,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,加大仙女寨-水府廟生態包養軟體公園保護開發和礦山植被修復治理力度,爭取把柘溪庫區納入全省、全國生態環境保護規劃,努力把錫礦山地區建設成全國資源型城市“兩型社會”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區和重金屬污染治理樣板區。

著力推進城鄉一體化。按照新型城鎮化要求,圍繞投資拉動明顯、保障城鎮安全、改善社會民生等重點領域,加快城鎮基礎設施轉型升級,全面提升城鎮綜合承載力。進一步鞏固創衛成果,建立健全市級統籌、城鄉統一的環境管理監測體系,讓天更藍、山更包養綠、水更清。加大城鄉公共基礎設施投入和建設力度,重點抓好飲水安全、天然氣入戶、農村水電改造等工程建設,啟動漣水河、孫水河風光帶規劃。加強新農村建設的規劃、指導,切實加強以保暢保潔為重點的農村公路和干線公路養護,加快城市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,建設富裕、生態、宜居、平安、活力新農村。加大對冷水江市統籌城鄉發展、整體推進新農村建設試點支持力度,以點帶面推動全市城鄉一體化步伐。堅持保護與開發并重,用心保留歷史文化遺存和傳統公共空間,讓遠離家鄉的游子想得起童年往事,記包養甜心網得住濃濃鄉情,產生出深深眷戀。

(五)以項目建設為抓手,擴大有效投資

進一步抓實項目前期。把準國家產業政策、投資導向和重點,將已爭取到的各類利好政策落實到具體項目上,搞好上下對接,力爭更多的項目和資金落戶我市,確保開發儲備重大項目200個以上。做細做深做實項目前期,重點抓實薄板深加工產業園、不銹鋼產業基地、安張衡鐵路、全國慈善文化產業園、報業集團等一批事關產業轉型、基礎配套、民生改善的重大項目前期工作,確保項目“報得上、批得下、落得地”。

進一步抓實項目調度。重點圍繞“四個一批”項目,強化分析調度。以項目落地為原則,明確責任主體,加強對已簽約項目的跟蹤落實,創造條件推動項目開工建設。以項目竣工投產達效為目標,著力協調解決審批、土地、資金、環境等具體問題,促進項目盡快建成投產。確保2014年項目投資總規模達到380億元左右,其中工業項目完成投資113.7億元;交通建設項目完成投資58.6億元;城建項目完成投資77.8億元;農業農村項目完成投資33.3億元;商貿物流旅游項目完成投資65.7億元;社會事業項目完成投資30.8億元。

進一步抓實項目保障。創新投融資模式,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,吸引和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建設。強化重點項目“一對一”融資,深化政銀企合作,加大對全市項目建設、經濟增長和民生改善的融資力度。切實加強國土經濟運行調度,合理確定基準地價,努力提高供地率,積極探索市城建投與土地儲備中心的深度融合,逐步建立市級統籌、兼顧各方的土地融資體系。注重土地綜合開發利用,加強土地儲備與項目合理配置,做活土地經濟文章。繼續加大“三強”、“兩突”打擊力度,進一步優化征地拆遷和項目施工環境。

與此同時,緊緊圍繞創建“雙擁模范城”目標,大力推進與國家發展戰略相順應、與婁底經濟社會發展相互動、與履行職能使命相對稱的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,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。切實抓實統計基礎工作,抓好第三次經濟普查和全面小康監測考核工作,提高統計監測評估和參謀服務水平。加快推進市檔案館建設。認真做好第九次村委會換屆工作,切實關心關愛基層干部。統籌抓好國資監管、民族宗教、港澳臺、外事僑務、人防、科協、地方志、住房公積金、保密、氣象、水文、仲裁、慈善、殘聯和工會、紅十字會、共青團、婦女、兒童、老齡等工作。

三、加強政府自身建設

按照黨中央、國務院,省委、省政府和市委的部署要求,順應時代發展的新需要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,努力建設為民務實清廉高效政府。

(一)切實轉變政府職能。抓實各項改革舉措,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,切實簡政放權,把政府該放的權放開放到位,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;把政府該管包養的事管好管住,切實履好市場監管、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,切實把精力和重點轉到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、為百姓營造包養網安居樂業的環境上來,切實想大事、干實事、解難事。鞏固和深化“兩集中兩到位”改革,進一步精簡審批事項,優化審批流程,提高審批效能,不讓企業來回奔波耽誤時間和精力,不讓辦事群眾“求爺爺拜奶奶”,真正把政務中心打造成“政務超市”,讓政務窗口成為辦事窗口。

(二)切實加強依法行政。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,嚴格實行“三重一大”集體決策等制度,規范管人、管事、管錢。認真落實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,主動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工作監包養網VIP督、政協民主監督,高效辦理人大議案和政協提案。推進政務公開,明確每項行政許可的辦理條件、辦理程序、辦理時限,接受社會監督,確保權力陽光運行。推行剛性科學預算,杜絕“零批碎要”、“人情增支”現象。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履職,嚴格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,堅決杜絕行政不作為、緩作為和亂作為,做到政府職權包養網dcard法授、包養程序法定、行為法限、責任法究。

(三)切實改進工作作風。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,嚴格執行中央“八項規定”和省委“九條規定”,堅決克服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、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,做到令行禁止,確保政令暢通,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投入到謀發展、抓落實上。少講官話,多接地氣;少坐機關,多下基層;少聽匯報,多查實情,實地感受群眾疾苦包養故事,上門為企業排憂解難。將心比心,以心換心,把企業當朋友,把百姓當親人,以政府的勤奮和辛勞,切實增強婁底發展保障和群眾幸福感覺。

(四)切實加強廉政建設。推行權力清單制度,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。深入開展超標配備公車及公車私用、境外招商奢侈浪費和高消費問題、公款送禮、“庸懶散”、違規職務消費和公款大吃大喝問題等五個專項整治工作,堅決執行厲行節約、反對浪費的有關規定,從嚴從緊控制行政成本,全面實行公務卡、公務接待集中管理和審批控制制度,堅決做到辦公性行政經費零增長、“三公”經費只減不增,全面停止新建機關樓堂館所。加強反腐倡廉建設,嚴格落實“一崗雙責”。加強審計監督和行政監察,堅決查處違法、違規、違紀的人和事,以務實清廉形象,打造人民信任和滿意的政府!

各位代表、同志們,真抓實干成就偉業,奮力拼搏創造輝煌。站在新的起點,我們必須牢記昨天的艱辛、無愧今天的使命、不負明天的夢想。讓我們在市委包養情婦的堅強領導下,凝心聚力,奮力開拓,不斷開創“科學發展、加速趕超”新局面,為加快建設幸福婁底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!

TC:sugarpopular900
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